1931年,《科学》杂志刊登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引起了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高度重视。熊庆来不断询问作者华罗庚是谁,但周围人都不知。后来,清华教员唐培经介绍了同乡华罗庚的情况。年少的华罗庚,对数学有极高天赋,身处逆境仍刻苦钻研,这让熊庆来高度赞赏。1932年,熊庆来将华罗庚接到清华大学,安排在算学系当助理员。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被聘请到清华工作,这是他的第一次破格。
清华有一流的大师,图书馆里有不计其数的书籍,让华罗庚游弋在数学海洋里,能力和水平飞速提高。熊庆来不断为他提供发展平台,对于华罗庚日益突出的才华,熊庆来预言:“他将为异军突起之科学明星!”1933年,清华大学理学院把华罗庚从助理员调任为助教,并让他教微积分课,这是第二次破格。
上世纪30年代,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在清华蔚然成风。1934年,清华再次把华罗庚从助教破格提拔为教员,这第三次破格,也是在众人推荐、梅贻琦校长的亲自过问下实现的。
华罗庚在清华大学4年中,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年仅25岁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1936年,华罗庚去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发表了著名的《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及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1938年,华罗庚回国后跨越了讲师、副教授,第四次被破格聘为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