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孩子感受时间想要孩子具备时间管理能力,基础工作是先让孩子了解时间。对于大人来说,看手表,确定几点几分,然后采取行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对于孩子,“时间”是个陌生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先让孩子具有时间意识。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训练:可以让孩子感受白天和黑夜,一年四季,红绿灯倒计时等;可以让孩子养宠物或种植小花小草,引导孩子写观察日记,从小种子埋进土里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到死亡,每一个时间段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加强孩子对时间概念的深刻理解,再加上家长的引导教育,让孩子知道自己也在时间中一点点长大,每一时间段都要有所变化成长;可以把时间和行动联系起来,比如说做什么事情需要多少分钟,比如说在家里放一个钟表,告诉孩子七点了,该起床了,还可以在家里放一个计时器,比如说画画30分钟,安一个倒计时,铃声响了就结束了,当然也可以用沙漏,让时间的流逝可视化。
2.
帮孩子分析时间我们可以将时间当做货币,用途分为消费时间、投资时间和浪费时间。对应的就是日常需要做的事情、必须要做的事情及对自己长远有帮助的事情和回想起来觉得后悔花这个时间的事情。具体来看:日常要做的事,比如早起、刷牙、穿衣服等;必须要做的事,比如上学、做作业等;对长远有益的事,比如蓝色读书、白色做计划、绿色运动等;不应该做的事,比如长久玩手机、发脾气等。我们要尽量多地投资时间,合理消费时间,尽量减少及避免浪费时间。
3.
根据轻重缓急分配时间这里就要说一下著名的四象限法则了。